2022年春天,上海面临奥密克戎毒株的冲击,作为城市名片的南京路步行街陷入前所未有的寂静,往日人潮涌动的商业街区,在封控管理中仿佛被按下暂停键,在这片静谧背后,一群特殊的“疫情人员”正默默构筑着生命防线,他们中有医护人员、社区工作者、志愿者、保供人员,以及无数坚守岗位的普通劳动者,共同组成南京路抗疫史诗中最动人的篇章。
白衣执甲:核酸采样点的昼夜坚守
南京东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李霞,曾连续工作36小时搭建临时采样点。“每天弯腰上千次,双手被汗水泡得发白,但听到居民一句‘辛苦了’,所有疲惫都值得。”疫情期间,她与同事们在南京路沿线设立12个流动检测点,累计完成近百万人次筛查,最令她动容的是,一位古稀老人采样后特意留下手写卡片:“你们是南京路最美的风景。”
这些医护人员不仅要完成高强度检测任务,还需应对突发状况,某日凌晨,封闭楼栋内一名儿童突发高烧,全副武装的医生在狭窄楼道里跪地救治两小时,最终通过疫情专用通道将孩子转送至医院,护目镜下的压痕、防护服里的汗水,成为南京路抗疫最真实的印记。
社区防线:跑腿代购的暖心接力
在南京路周边的石库门里弄,社区工作者创造出“动静结合”工作法,静安居委干部王建国带领团队绘制“民情地图”,用不同颜色标注独居老人、孕产妇等特殊群体。“张阿姨需要降压药,3号楼的宝宝要奶粉……”他的工作本上记满居民需求,为保障1700户家庭物资,他们组建“电瓶车运输队”,每日骑行上百公里配送物资,车轮痕迹遍布南京路辅街小巷。
志愿者团队则开发出“共享菜篮”系统,年轻白领赵锐运用编程技能设计物资调度程序,让南京路商圈的餐厅库存与居民需求精准匹配。“没想到平时做电商的算法,竟能帮邻居们换到急需的婴儿奶粉。”这种民间智慧,使封控期的南京路依然保持着温度与活力。
商业守望:云端续写百年繁华
面对实体商业停摆,南京路老字号们开启“线上突围”,新世界城策划“云逛南京路”直播,百货柜员变身主播,通过镜头向顾客展示商品细节,第一食品商店的糕点师傅在直播间演示蝴蝶酥制作,吸引数万观众互动,这些创新不仅维持商业运转,更抚慰着市民焦虑的心情。
而在众人看不见的角落,商场物业团队默默守护着空荡的楼宇,安保队长周伟带领队员每日巡检16万平方米商业空间,处理应急维修40余次,当他举着手电筒走过寂静的商场中庭,玻璃幕墙上映出的身影,恰是这座城市商业血脉的守护者。
城市摆渡:流动在街区的生命线
外卖骑手刘伟的电动车筐里,曾同时装着救命药品和满月蛋糕,疫情期间他主动加入“特需配送队”,为血透病人运送医疗器材,有次穿越半个城区送达药物后,患者家属隔着小区栅栏向他深深鞠躬,“那个瞬间,我真正理解这份工作的重量。”在南京路区域,300余名骑手组成特殊运输网,他们的骑行轨迹如同城市毛细血管,维持着社会肌体的生机。
心灵灯塔:特殊时期的情感联结
南京路新华书店的店员方晴发起“图书漂流”活动,将库存书籍消毒后免费借给居民,一本《平凡的世界》在8个家庭间传递,书页里夹满读者手写的阅读笔记。“物质紧缺时,精神食粮同样重要。”方晴说,而在国际饭店,留守员工用客房灯光拼出“上海加油”字样,这道夜幕中的光墙,成为无数市民心中的希望象征。
如今南京路已恢复车水马龙,但那些疫情中的温暖瞬间依然清晰:医护人员面罩下的微笑、志愿者搬运物资时颤抖的双手、保安在空荡商场里的巡逻脚步声……这些疫情人员或许从未站在聚光灯下,但正是他们用平凡之躯筑起非凡防线,让这条百年商业街在风雨过后焕发新生,他们的故事,已然融入南京路的城市记忆,成为解读这座英雄城市的精神密码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亿建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m.webzy.cn/zlan/15942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亿建网的签约作者"admin"!
希望本篇文章《南京路疫情人员,守护繁华街区的无名英雄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亿建网]内容主要涵盖:
本文概览:烟台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月15日,烟台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就近期以来疫情防控情况进行通报。从2月28日起,截至3月15日中午12时,烟台市累计发现本土确诊病例7例,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例,涉及莱阳、芝罘、蓬莱、开发区4个区市。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