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疫情期,一座城的坚韧与温情

海河的水,依然在流淌,只是少了往日的喧嚣;五大道的老槐树,依然在风中摇曳,只是少了游人的驻足,2022年冬春之交,当奥密克戎来袭,这座有着“九河下梢”之称的北方重镇,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天津,成为中国首个正面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千万级...

海河的水,依然在流淌,只是少了往日的喧嚣;五大道的老槐树,依然在风中摇曳,只是少了游人的驻足,2022年冬春之交,当奥密克戎来袭,这座有着“九河下梢”之称的北方重镇,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天津,成为中国首个正面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千万级人口城市。

天津疫情期,一座城的坚韧与温情

清晨六点,和平区某小区的核酸检测点已经排起了长龙,零下五度的寒风中,居民们保持着安全距离,没有人抱怨,没有人插队,队伍中,一位老人戴着老花镜,认真地操作着手机上的检测二维码,旁边的志愿者立即上前帮忙。“大爷,我帮您弄。”简单的五个字,在寒冷的清晨格外温暖,这样的场景,在天津各个社区同时上演着——秩序不是来自强制,而是源于理解;配合不是出于无奈,而是基于信任。

“咱们天津人,讲究个‘嘛钱不钱的,乐和乐和得了’,但这回可是认真的。”在河西区的一个封控小区外,社区书记王大姐已经连续工作了36小时,她的嗓子沙哑,眼睛布满血丝,却还在协调物资配送,她说的“天津式幽默”背后,是这座城市的性格底色:举重若轻,苦中作乐,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从不含糊。

疫情下的城市脉搏仍在跳动,只是换了频率,滨海新区的工厂里,生产线从未停歇,工人们住在厂区,睡在车间,为的是保障全球供应链不断裂;南开大学的教室里,老师们变身“主播”,把知识通过网络传递到每一个居家学生的屏幕上;海河医院的隔离病房内,医护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,在面罩的雾气中辨认药品标签,他们的护目镜里,既有汗水,也有泪水。

“煎饼果子还得吃,日子还得过。”这是天津人常说的话,在河东区,一家开了二十年的煎饼果子摊主老李,每天准时出摊,只是把堂食改成了外卖。“咱得让街坊邻居吃上这口热乎的,这是天津人的念想。”老李的话朴实无华,却道出了这座城市的韧性——生活或许会暂时改变形态,但不会停止。

更令人动容的是那些普通人的非凡选择,一位的哥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,“他们保护我们,我们也得做点啥”;一位大学生在隔离点做志愿者,每天爬楼数十趟为居民送菜,“我是年轻人,应该的”;一位退休老教师通过网络为抗疫人员的子女免费辅导功课,“别的做不了,教孩子还行”……这些碎片化的温暖,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闪闪发光,最终汇聚成照亮寒冬的星河。

天津的抗疫,有着鲜明的“科学底色”,作为中国现代医学的发源地之一,这座城市充分发挥了医疗资源优势,张伯礼院士等专家坐镇指挥,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不断完善,“津城大筛”以惊人的效率推进——这一切的背后,是科学精神和城市治理能力的双重体现。

疫情终将过去,但这段特殊时期的记忆会长久留存,它记录的不仅是与病毒的战斗,更是一座城市精神的淬炼,当海河再次泛起游船的涟漪,当古文化街重新飘起茶汤的香气,当意大利风情区的咖啡馆坐满享受阳光的人们,我们会记得——在那些寒冷的日子里,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坚守、理解和互助,温暖了这座城,也守护了这座城。

天津疫情期,展现的不仅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,更是一座千年商埠、北方重镇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品格:务实而不失温情,坚韧而充满智慧,在挑战面前始终保持那份独特的“哏儿都”气度——认真而不失幽默,坚定而充满希望。
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亿建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m.webzy.cn/zshizhishi/14815.html

(30)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4条)

  • admin
    admin 2025年10月09日

    我是亿建网的签约作者"admin"!

  • admin
    admin 2025年10月09日

    希望本篇文章《天津疫情期,一座城的坚韧与温情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
  • admin
    admin 2025年10月09日

    本站[亿建网]内容主要涵盖:

  • admin
    admin 2025年10月09日

    本文概览:疫情全国封城是什么时候中国:武汉市:2020年1月23日,武汉市启动了封城措施,切断了离汉交通通道,这是中国在疫情初期采取的重要防控措施之一。西安市:2021年12月23日,因新冠疫情,西安市也实施了封城措施,以控制疫情的蔓延。吉林省:在...

联系我们

邮件:88888@sina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我们